聯系方式
Contact us
廣東自遠環保股份有限公司
電 話(Tel):19128435215
傳 真(Fax):0753-2513793
地 址:廣東省梅州市梅縣扶大高新區三葵
聯系人:江小姐
郵 箱:mzhbzp@163.com
郵 編:514700
曾識“靜”即不動,今識其又為不為欲、外所誘惑,安位守職盡性,篤志專一。
《樂記》:“人心之動,物使之然也”,又:“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物至知知,然后好惡形焉。好惡無節于內,知誘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滅矣。夫物之感人無窮,而人之好惡無節,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。人化物也者,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。于是有悖逆詐偽之心,有淫泆作亂之事”。朱子注《戴記》:“凡事物之來,心得其職,則得其理而物不能蔽。失其職,則不得其理而物來蔽之。”《大學》:“止于至善”。即止于善之處。“《詩》云:‘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’《詩》云:‘緡蠻黃鳥,止于丘隅。’子曰:‘于止,知其所止,可以人不如鳥乎!’”《大學》三綱: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又:“為人君止于仁,為人臣止于敬,為人子止于孝,為人父止于慈,與國人交止于信”。八目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《大學》:“知止而后能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”居當居之所居,思當思之所思,為當為之所為,“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”,得當得之所得,唯求心安已。
2017-6-29
版權所有:廣東自遠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廣東省梅州市梅縣扶大高新區三葵 電話:19128435215
Copyright @ 2011. http://m.bggf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梅州樂創網絡 技術支持:粵ICP備08103632號